當父母不想搬進機構時,該如何與他們溝通/陳雯琳

 


小時候或是青少年時期,大家多少都有跟爸媽吵架爭論的經驗,那時候爸媽是早已出社會多年的成熟大人,似乎他們的諄諄教誨都是相當重要的道理。而三、四十年的歲月過去,當身為小孩的我們長大成人了,甚至也有自己的家庭後,還是避免不了要和父母共同討論和面對重大決定的時候,這時候偶爾彷彿角色互換,我們成了所謂成熟的大人,想要苦口婆心告訴爸媽怎麼做才是對的。

 

小時候照顧和養育我們的父母,不再是我們印象中強壯的大人,有時候我們會忍不住覺得他們很固執難溝通,成人親子間的溝通是一個大課題,如何面對在生命老化階段中無論是生理和心理功能上可能都有相當大變化的親人,更是值得大家探討。本篇以其中一個常見的議題,希望分享給讀者一些溝通原則,幫助我們和家中的長輩一起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協調重大決定。

 

在自然老化的過程中,父母也會明顯面臨更多身體功能退化的挑戰,生活中有各種程度不一的協助需求。在高齡化社會的現代,面對常見的雙薪家庭以及工作地點甚至不再固定於某個城市的趨勢,若當父母因為各種身體狀況已經無法獨立自主生活,也沒有合適的居家照護方式時,如何與他們溝通搬到合適的安養機構或高齡住宅?

 

國外知名的Kaiser健康新聞近期一篇專欄報導(Kaiser Health News, 2019),分享了幾位具備心理學以及老年學背景的照護諮詢專家的建議。過去有研究歸納出父母拒絕接受幫助的幾個原因,包含害怕失去獨立性、成為別人的負擔、失去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權。而研究結論也發現,有可能讓他們心意改變的關鍵,來自接受“相互依賴”的想法,承認我們每個人自孩童到老年都需要他人的相互幫助,而且理解到接受協助也是在幫助“提供協助者”。

 

和父母之間的溝通過程可能相當漫長,也需要大量的耐心、同理心、與寬容,必須記住與其帶著一種告知你的父母該怎麼做的態度,不妨試試詢問他們想要怎麼解決眼前的問題,讓他們有意識到在做決定時他們的價值和重要性,並盡可能給他們多一點選擇,仔細地關注到他們可能沒表達出來的需要與顧慮。

 

下列幾個建議是專家給大家的提醒:

 

1.保持耐心,讓父母有足夠的時間去調適和接受改變。

 

對於當下的爭論與不同意保持冷靜,盡量降低情緒反應,仔細聆聽父母的顧慮,讓他們知道你是為了幫助他們達成想要的生活與目標。也可以嘗試跟父母說,「可以為我做件事嗎?」通常父母都會接著回答,「好吧,我可以幫你做什麼?」

 

2.讓父母知道你是支持且站在他們那邊

 

很多時候父母更重視他們的自主與獨立性,不管這個決定對你而言是不是最好的,要記得這是他們自己的決定。你必須表達出尊重他們的尊重,不過要有底線。記得不要在任何一方疲累或生氣時進行溝通,每個人會變得防衛且不願對話。而溝通時試著詢問他們希望如何做,聆聽他們的答案,反而更能一起著手解決問題。

 

3.停止期待父母會和以前一樣

 

有時候放下不切實際的期待反而可以化解衝突,尤其人在不同生命階段,想法和個性都會有所轉變,我們無法再要求父母像以前一樣,或是個性與身體狀況恢復到跟以前一樣,試著放下焦慮和對自己的要求,無論最終的決定是否是你想要的,讓當下彼此都還能感受到意義感,或是更比起決定是什麼還要重要。大多時候,在生命後期父母渴望的只是情感上的連結與被接納。

 

華人文化對於家庭親子關係又有更多的輩分禮數,對於討論生命後期的安排與生活,大多數的家庭可能無法自在地說出口,深怕一不小心就讓爸媽誤會自己是不孝的孩子,如何在這樣的文化下嘗試和爸媽對話與溝通,需要更多的耐心與同理心,並且包容老化過程中你我將來都會面臨到的焦慮與害怕。

 

參考資料:

 

1. Kaiser Health News. Parenting Your Aging Parents When They Don’t Want Help. Retrieved December28, 2019, from https://reurl.cc/72Q869

 

2. Lindquist LA, Ramirez‐Zohfeld V, Forcucci C et al. Overcoming reluctance to accept home‐based support from an older adult perspective. J Am Geriatr Soc 2018; 66: 1796– 1799.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