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有40%的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陳威澄



由歷史悠久且在學術界上有著舉足新種的醫學期刊-刺胳針《刺胳針》,其委員會透過整合已經刊登的失智症相關議題之高質量的文章後發表了一篇關於失智症的預防、介入與照護的文章。整篇文章共有三十四頁且引用了三百多個資料,因此筆者將本文重點濃縮與翻譯後分享給讀者,希望讀者們可以針對最新失智症的相關研究有更深層的了解。

 

預防篇

 隨著年齡的增長罹患失智症的比率也會越來越高;然而將高收入國家(high income countries)與中低收入國家(middle-income and low-income countries)相比較後可以發現,高收入國家的高齡人口失智的情況低於中低收入的國家,也就是說,年齡這項危險因子確實可以透過適當的方式來降低罹患失智症的可能。目前已經較為普遍認可的失智症危險因子有九項,包括:教育層度低高血壓聽力障礙抽菸肥胖憂鬱缺乏運動糖尿病與低社交生活。今年的建議中特別增加了三個危險因子:過度的飲酒、腦部的受傷與空汙。預防失智症可以從兩個層面著手,第一個部分是減少神經病理學的受損(neuropathological damage),執行的方針包括:控制血糖、治療血壓、避免頭部受傷、停止抽菸、減少空汙與減少中年肥胖;第二個部分則是增加認知功能的儲備(cognitive reserve),透過治療聽力受損、維持社交生活與受教育則是建議的方式。此外,規律的運動、減少憂鬱的發生與避免過度飲酒被建議為同時減少神經病理學的受損和增加認知功能的儲備。如果將這些危險因子與人的生命旅程(早年、中年與晚年)配合比較的話,可以得到以下的建議,早年(<45):教育層度低;中年(45-65):聽力受損、腦部受傷、高血壓、過量飲酒、肥胖;晚年(>65):抽菸、憂鬱、社交缺乏、缺乏運動、糖尿病與空汙。除了個人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型態減少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政府的功能也不可忽略。本段落的第一句便可以窺見正確的政策可以帶給國民更健康與較高的生活品質,落實全民教育與義務教育的延長可以減少早年低教育層度的問題;透過政策減少頭部外傷的活動與可能性,例如:美式足球因為需要利用頭部撞擊作為進攻手段的方式也經常造成球員罹患認知功能退化的問題。減少國人飲用酒精的程度以及減少空汙的排放都是需要政策面的支持;另外,落實全民的心血管健康與糖尿病的預防等等措施都是建議政府可以採取的相對應措施。

 

介入與照護篇

 生物標記與偵測阿茲海默症

由於並非所有失智症都是可以預防的,所以提早檢測出失智症便成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目前最多的研究指向利用正子電腦斷層造影(PET)與腦脊髓液(CSF)檢查阿茲海默症患者身上常見的生物分子-amyloidtua。雖然有些研究指出從PET上檢測出amyloid陽性的個案在未來10年內罹患失智症的機率較amyloid陰性者高;然而卻也有許多人amyloid呈現陽性但是終其一生沒有出現任何有關失智症的症狀,且考量檢測的費用昂貴,整體而言PET不被期待成為臨床上預測病人記憶功能下降的檢測工具。另一個方面來說,利用體液檢測(血液與腦脊髓液)是比較便宜的方式,體液檢測是靠抽取人體的體液來監測體液中特定的蛋白質指數是否高出標準值。然而腦脊髓液內的tua蛋白質的數量跟腦部tua蛋白質的數量只有微弱的關係;此外,抽血檢查特定蛋白的方法也因為同時可能受到多種神經退化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亨利是舞蹈症和輕度認知障礙等等)的影響而導致辨別度不夠。綜合以上可知,及早檢測仍是科學家努力的目標;但是目前的方式都離準確檢測甚遠,未來仍需要有突破。

 

介入方式

失智症的即早診斷是提供早期介入的機會。失智症患者的症狀是複雜且經常牽涉多個面向的,因此在提供協助時必須考慮到個案的醫療認知功能、心理狀態、環境、文化與社會需求。換句話說,個案的福祉(Wellbeing)會是最重要的目標。

 當個案確診之後,可以介入的方式有三種,包括:藥物治療、認知功能訓練、運動與肢體活動。首先,乙烯膽鹼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是目前公認最為有效可以改善認知功能與日常生活的藥物;而其他的藥物,包括:Aβ抗體蛋白藥、5-HT6受體拮抗劑與鈣離子通道阻斷劑都被視為是沒有療效的。因此未來還需要投入更多資源來研發更多有效果的藥物才能真正幫助到病患。以電子設備為主體的認知功能訓練被學者們證實對失智症患者的整體認知功能有明顯的幫助,而一般的認知功能訓練也被證實有輕度至中度的效果。讓失智症患者接受運動與肢體活動的訓練上並沒有研究表示對於認知功能有所幫助;然而,對於個案的體能確實有益處。

 

神經精神症狀的介入(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神經精神症狀是失智症患者最令照顧者感到困擾的部分,也是照顧者壓力來源之一。目前已知的神經精神症狀包含:憂鬱、焦慮、精神病症狀、漠然等等。每個失智症患者呈現的神經精神症狀皆不盡相同;除了疾病的嚴重程度,個人的經歷、所處的環境皆會產生影響。在第一線的評估上建議專注於基本的健康照護,包括:形容與確認症狀,找尋導致相關症狀的因素,包括:疼痛、疾病、不舒服、飢餓、孤單、無聊、缺乏親密感以及擔憂等等可能。遺憾的是,目前仍然沒有任何藥物被認定為對於失智症患者的神經精神症狀有效果,而且多半會導致其他的副作用與金錢上的浪費。

 

其他失智症的相關訊息

 多重疾病與合併失智症尤其是照顧上的一大挑戰,除了失智症容易引發其他的疾病之外,許多疾病也被認為與失智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另外,失智症患者可能因為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症狀、無法配合醫囑進行治療、忘記服用藥物與增加感染和跌倒的機率等等情況讓照護上變得更困難。當下嚴重的COVID-19疫情對於失智症患者影響甚鉅,失智症患者可能因為疾病的關係無法配合社交距離以及隨時配戴口罩或更甚至正確的使用口罩導致感染的風險大增;失智症患者往往年紀偏長與同時存在多種慢性疾病也使他們成為容易被COVID-19感染的對象。在美國已經發生多起安養機構的長輩感染COVID-19的事件,其中也不乏失智症的長輩。在送醫治療的統計中發現,失智症患者相較於其他疾病有高達1.4-4倍以上的送醫治療紀錄;不意外的是失智症患者的送醫頻率與住院天數都比非失智者還有高。許多研究也指出失智者送醫的原因其實很多可以在社區內解決而避免送醫治療;然而目前還沒有發展出有效的方法減少失智者送醫治療的頻率,未來會需要更多專家學者的研究與技術的發展。失智症患者經常會發展出譫妄(Delirium)的症狀,研究指出35%80歲以上長輩在送醫之後會產生譫妄,而原本就有認知功能障礙者更比沒有的人有15倍以上的機率產生譫妄。目前被認定之譫妄危險因子包括:感知功能缺損、疼痛、多重用藥、缺水、併發疾病與不熟悉的環境等等;而住院這件事情有很高的機率觸發以上的危險因子,尤其是對於失智症患者在疾病的影響下更容易產生譫妄的情況。

 

失智症也是這幾年在台灣社會不斷被提及的疾病,由於目前還是沒有可以根治或是有效逆轉的治療方式,長期照護便成為主流模式。除了天生基因的遺傳,高達40%的失智症是可以避免的;除了積極開發治療藥物,後續的照顧與治療模式的介入各方專家也投入大量的精力努力研究,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好的治療方針來治療越來越多的失智症患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