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之後的感情生活/陳威澄

 


親密的感情生活對於成年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部分,在許多研究中都指出親密的人際關係提供了許多個人的能力的發展還有在認知功能,社交能力以及可運用的資源上都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Collins&Laursen,2000; Lang, 2001) 。由此可知,親密的人際關係對於一個人的身心靈發展是有著相當的影響性的,而且感情生活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尤其的明顯。那到底我們的人際關係與情感生活到了晚年之後會有什麼樣的變化?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夫妻之間的關係會越來越好?亦或是彼此長期忍受對方的缺點,到了晚年終於無法忍受因此針鋒相對呢?這篇文章將帶讀者們更深入的討論感情生活對於老年人的各種影響,以及藉由許多研究的成果來幫助大家了解這得方面的議題。

 

婚姻與類似婚姻的關係

 

每到農民曆上的好日子時,總是有參加不完的喜宴;賓客們往往給予新人無盡的祝福,而多數新婚夫妻也抱持著對彼此婚姻關係的正面態度;然而當新婚夫妻在新婚階段開始適應彼此的過程中卻在他們之間的關係裡面經歷過更多負面的影響以及衝突 (Lindahl, Clements & Markman, 1998)。相反的,老年人對於他們的婚姻抱持著正面的態度並且減少負面的想法(Carstensen, Isaacowitz & Charles,1999)。科學家認為普遍的老年人藉由放大與親密伴侶相處的正面經驗與減少負面的經驗來最大化婚姻的價值。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老年之後的婚姻生活反而比年輕時候的滿意度更高更令人感到愉悅。

 

雖說如此,科學家仍然指出特定的因素會導致長年婚姻失合。夫妻經常需要扮演多重的角色在家庭,職場以及社區。例如:同時為人父母與子女、在職場上是中階的主管,需要管理下屬並且在職務上需要受上級長官的管理,等等。因此伴侶之間的需要彼此調整配合藉以達成多個角色之間的平衡。這些壓力進而導致許多夫妻認為在婚姻之下讓彼此的關係更加的模糊也導致許多負面的感覺(Fingerman,Hay & Birditt,2004)。科學家認為夫妻之間的關係更容易比其他的關係還要容易有對立或是緊張的氛圍,主要是因為夫妻關係比其他的關係更需要一起去決策事物,這也對於彼此的關係有著更多的挑戰,其中在結婚一年後到的一個小孩出生後婚姻滿意度會下降,彼此因為家事、小孩教養的問題與責任等等,彼此開始有比較明顯的摩擦。隨著時間的推進,到中年時常常會遇到需要照顧伴侶或是父母的階段,雖然一般來說中年的前期階段不常遇到照顧長輩的議題,然而根據研究在中年中期的時候有將近44%的人需要照顧他們的父母,其中最常見的是女兒照顧他們的父母或是媳婦照顧他們的公婆。而到了晚年,夫妻之間很有可能會成為彼此的照護者,這是跟以往相當不同的關係以及身分,這種情況也會大大的影響彼此的婚姻關係 (Rosemary, Karen, Karen, Elizabeth & Brianne, 2007)

 

婚姻對於生理以及心理的健康有著相當顯著的益處, PientaHayward Jenkins (2000)指出結婚的對象和沒有結婚的對象有較低比例的慢性疾病,身體上的限制,失能和死亡率。相反的研究也指出離婚對於身心理的健康是有危害的 (Wu & Hart, 2002)。作者認為兩個人在生活上的陪伴,互相支持以及一起運用彼此擁有的資源來面對困難或許是擁有婚姻關係的人比沒有婚姻關係的人要來的更健康的原因。相對的來說,沒有婚姻關係的人在面對困能的時候可以需要一個人去面對很多事情,在尋求協助的時候往往不能得到第一時間的支援或是需要花費較多體力才能得到外部的支援。這些都是有可能影響一個人的健康之原因。

 

雖然這些研究都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且研究的對象多半是北美的居民,因此對於台灣人或甚至亞洲人是有可以一併套用仍待研究,但是本篇文章提供大家對於老年的婚姻的一些研究結論,也或許可以讓大家對於未來的婚姻生活有著不一樣的想法跟概念。

 

Carstensen, L. L., Isaacowitz, D. M., & Charles, S. T. (1999). Taking time seriously: A theory of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3), 165-181.

 

http://dx.doi.org/10.1037/0003-066X.54.3.165

 

Collins, W. &Laursen, B. (2000). 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the art of fugue. In C. Hendrick& S. S. Hendrick (Eds.), Close relationships: A sourcebook(pp. 58-69).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Ltd. doi: 10.4135/9781452220437.n5

 

Lang, F. R. (2001). Regul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Later Adulthood,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Volume 56,Pages P321–P326, https://doi.org/10.1093/geronb/56.6.P321

 

Pienta, A. M., Hayward, M. D., & Jenkins, K. R. (2000). Health Consequences of Marriage for the Retirement Year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5). 559.

 

Rosemary, B., Karen A., R., Karen L., W., Elizabeth J., B., & Brianne L., W. (2007). Dimensions of Ambiguous Loss in Couples Coping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Family Relations, (2), 196.

 

Karen L. Fingerman, a., Elizabeth L. Hay, a., & Kira S. Birditt, a. (2004). The Best of Ties, the Worst of Ties: Close, Problematic, and Ambivalent Soci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3), 792.

 

Lindahl, K., Clements, M., & Markman, H. (1998). The development of marriage: A 9-year perspective. In T. N. Bradbury (Ed.), The developmental course of marital dysfunction (pp. 205-236). New York, NY, U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dx.doi.org/10.1017/CBO9780511527814.009

 

Wu, Z., & Hart, R. (2002). The effects of marital and nonmarital union transition on health. 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 64(2), 420-43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