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譫妄/陳三光


譫妄(delirium)是一種突發的急性腦症候群(syndrome),而非疾病(disease)。一種以意識障礙為主的急性發作症狀,常見於內外科病患、精神科病患、物質濫用戒斷期、精神疾患急性發作等期間。在臨床上的診斷常被忽略,在許多醫學期刊中報導的名稱則是多樣化,像是急性精神症狀的改變(acute mental status change)、精神狀態改變(altered mental status)、急性混亂狀態(acute confusional state)、可逆性的痴呆(reversible dementia)、毒性/代謝性腦病(toxic/metabolic encephalopathy)、器質性腦部的症候群(organic brain syndrome)

 

譫妄症在不同的老年族群有不同的發生率及盛行率,在加護病房、外科術後及緩和醫 療等狀況下的病人,其發生率最高。由於過去的各種研究,常常將本來就有認知功能障礙及失智症的病人先行排除,故對於老人譫妄症的發生率往往是被低估的。和沒有發生譫妄症的族群比較起來,在加護病房發生譫妄症者會有增加24倍的死亡風險,而在一般醫學和老年醫學病房產生譫妄 者則會在出院後一年內增加約1.5倍的死亡風 險。

 

譫妄是老人常見的症狀,但臨床上若沒有敏銳地察覺譫妄的發作現象或是否有認知的惡化,則很容易判斷為失智症 (>40%)。失智症和譫妄的區辨,有一部份是發病的激起狀態和注意力缺損的程度不同:譫妄的意識狀態會出現變動,且有注意力和專注力的困難;失智症的意識狀態不會出現變動,且注意力和專注力都正常。瞻望因其變化可分為幾種類型,臨床上老年人常見的有低活動度亞型(Hypoactive type)(占約50%):最常見但最易被忽略(尤其是老年人),如肝腦病變或是某些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況所造成。

 

造成譫妄的可能導因有許多,例如一般身體疾病如感染、電解質不平衡、腦內病灶、中毒、感染、維生素缺乏、代謝障礙、外傷和腦部疾病、各種藥物或物質(如酒精、安非他命等)或合併多重因素等,其他原因包括知覺剝削或過度、嚴重焦慮、心理壓力、長期不動,由於大多數導因是可逆性,若能及早發現病因,並給予適當治療,症狀可獲得改善。傾向發生因子:年紀大(>7 0歲, 60%)、病人本身有認知功能的損害(痴 呆,25~75%)、每天日常活動功能的損 害、感覺方面受損、多重藥物使用及多重 合併疾病等。加速發生因子:藥物占大部分( 40%),尤其是鎮靜安眠藥物、麻醉劑、抗膽鹼藥物使用(老人家尤其敏感)、酒精及藥物的戒斷及多種藥物使用 (大於6種藥物)等,另外病人本身神經方 面的的疾病(例如:中風、腦炎等),感染,手術及其他環境改變

避免可能造成或惡化瞻妄的因子、確定並治療病人本身存在的疾病、提供支持及幫助病人恢復健康避免身體與認知的損害而且當病人處於危險或破壞性 行為時必須先控制,低劑量 的抗精神病用藥可以改善注意力及激動的情形,劑量越低越好,使用的時間越短越好。較常被使用的藥物為高效價抗精神藥物haloperidol,與低效價藥物相比,其鎮靜、抗膽鹼及低血壓的副作用比較少,靜脈注射錐體外徑副作用的產生比較小,但是有可能產生torsades de pointes,所以需要監測心電圖。病人本身有疾病 (例如:肺炎、壓力性 潰瘍)住院時間就比 較長,死亡率以老年人居高,而且預後也比較差,病程通常數小時至數個月之久,許多病人在在瞻妄發生六個月之後仍有症狀,若無治療有可能會恍惚、昏迷甚至死亡。如果病前功能 較好及住院時較快恢復的病人預後較好,但是年齡、發生瞻妄的頻率 及治療的長短與預後無 關。

 

最常被用來篩檢譫妄症的工具是 [混亂評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簡稱 CAM),其對於篩檢譫妄症的敏感性約 94%,特異性約89%,具有高再現性,且經過許多研究的驗證。CAM 目前已被用在超過4000篇研究文獻,並且翻譯成至少 12種以上的語言,廣泛使用於加護病房、急診及護理之家。混亂評估法 包括四項要素,病患必須符合前兩項要素再加 上至少第三或第四要素的其中之一,才能診斷為譫妄症,包括:(1)急性發作症狀且病程時好 時壞,(2)注意力不集中,(3)無組織的思考,(4)意識障礙。至於譫妄症嚴重度的測量工具,可用 Memorial Delirium Assessment Scale Delirium Rating Scale來進行評估。偵測譫妄症需要簡易的認知功能篩檢及細心的臨 床觀察,重要的診斷特點包括急性發作 (acute onset)、症狀的波動性變化 (fluctuating course of symptoms)、專注力不集中 (inattention)、意識障礙 (impaired consciousness)及認知功能異常 (disturbance of cognition),其他相關的特點包 括睡眠甦醒週期 (sleep-wake cycle) 混亂、知覺 異常 (幻覺或錯覺 )、妄想、精神運動異常 (活動過低或過高 )、不適切的行為,及情緒不穩定。

 

對於譫妄症的 處理有三項最優先的事項,包括:(1)維持病患安全,(2)找出各種可能原因,及(3)症狀的處理。對於病患安全方面,必須要保護呼吸道及避免嗆咳、維持水分及營養狀態、避免皮膚破損,並確保安全的移位以預防跌倒;床邊警報造成譫妄症及傷害的持續,故應該盡量避免約束。

 

 

結語:

譫妄症 (delirium) 是一種急性專注力及認知功能的病態改變,尤其更常發生於 65 歲以上 的老人族群,譫妄症往往會造成龐大的醫療花費,且易被忽略,更可能進一步造成老年病患的死亡。由於譫妄症常是多重因素所共同造成的臨床表現,因此在處理上也常需要多方向並進的治療。目前並無強力的證據顯示有真正有功效的藥物治療,反而較建議減少使用止痛鎮靜藥物及非藥物的介入處理方式。譫妄症是病患安全的重要指標,所以我們將在文中探討老 人譫妄症相關最新的診療指引及病理生理機轉。譫妄症在老年病患的發生率較高,且是 醫療機構醫療品質及病患安全的重要指標。基於其病因的多因子性,且與其他老年病症候群 ( : 跌倒、壓瘡、失禁) 的高度連結性,針 對譫妄症的完善處理,可明顯改善病患預後,並增進醫療的品質。

參考文獻:

1.Ondria C Gleason: Delirium.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2003; 67 (5):

1027-1034.

2.Saxena S, Lawley D: Delirium in the elderly: a clinical review. Postgrad. Med. J. 2009; 85: 405-13.

3.Inouye, S. K., Westendorp, R. G., & Saczynski, J. S. (2014). Delirium in elderly people. The Lancet383(9920), 911-922.

4.James L. Rudolph, Edward R. Marcantonio: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delirium.Geriatrics and Aging 2003; 6(10): 14-19.

5.Martin G. Cole: Delirium in elderly patients.Am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4; 12(1): 7-21.

6.Jones RN, Fong TG, Metzger E, et al. Aging, brain disease, and reserve: implications for delirium. Am J Geriatr Psychiatry 2010; 18: 117-27.


留言